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全球价值链重组时代,如何有效应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挑战,顺势转变出口贸易的传统方式,是今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改革方向。
自1978年起,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空间。
中国对国际贸易的参与程度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进一步深化,无论是国际垂直化分工还是水平化分工的国际体系中,中国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迅速增长,增长率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00年的4742.9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时已达到14219.06亿美元,到了2010年,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9740.01亿美元,整体明显呈现上升趋势,在这十年间数量就已经翻了五番。
截至202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4655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
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名次在近二十年间也飞速上升,于2008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于2013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大国,如今,中国的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同时,在中国的出口贸易额中可以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我国的进出口,虽然从数量来看,无论是进出口额都比往年有所增长,但同比增长率明显倒退,呈负数形式。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出台了相关政策较稳定了外需。
外贸断崖式下滑的局势被有效遏制。
2009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降幅均低于世界水平。
在2010年,中国外贸开始呈现较为稳定的态势。
并且,同年中国成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其出口份额占全球份额上升至10.4%;而中国进口已升至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扩进口、稳外需的政策使得中国为世界经济回暖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总体来看,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6599.53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0659.62亿美元,实现近三倍的增长,不仅如此,中国的出口份额占国际市场的比重在2020年也达到了近15%,同比增长0.4%,国际市场份额占比创出历史新高。
同时,近两年的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出口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的出口同比增长率仅为-0.6%。
整体来看,在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出口需求依旧保持了稳定态势。
2020年,中国在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相较往年有所提升,其中的矿砂与金属的进口量超过7%。
与此同时,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依旧保持了继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其中,医疗与相关器械的出口同比增长率最高,达41.5%。
由此可见,保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形成新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才能够促进中国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提升。
从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来看,2005年—202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于2005年—2007年这三年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60%,这说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究其原因,离不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而从出口依存度来看,2005—2020年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也呈现与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同的趋势。
以2020年为例,中国出口贸易额仍然占到国民经济比重的近四分之一,这说明中国对出口贸易有严重的依赖性,中国具有出口导向型经济特征。
整理Tiva数据库所提供的附加值相关数据后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出口贸易附加值为2709.64亿美元,出口附加值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超三分之一。
2018年年中国的出口额为213357.48亿美元,其中附加值为13694.40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翻了一番。
总体来看,中国出口的附加值的绝对金额在2005至2018年期间随着出口额的上升而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在出口额中的占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中国出口附加值占比在2005年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后续发展的十年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究其主要原因,中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持续深化,甚至一度成为“世界加工厂”,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出口的数量和金额都巨大,但中国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并非所有产品的中间投入都来自国内,因此实际利润来源来自初级产品加工与零部件组装,而这些依靠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人口红利,因此以此作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探索增加中国出口附加值的优化路径,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首要任务。
而经过十二五计划后,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与外贸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率附加值较低的问题,近年来的出口附加值整体有所上升。
由OECD数据库的数据可以看出,2005—2018年,中国整体出口贸易附加值呈现上升趋势,且势态迅猛,在近十年间中出口贸易附加值增长七倍之多,而其中货物贸易占比远大于服务贸易在整体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均超过60%。
而工业所产生的出口附加值,也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且占比均超过70%,由此可见,工业所产生的出口附加值是中国出口贸易中增加值的主要力量。
紧接着,对中国的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服务业,这四大产业进行对比,中国出口附加值中制造业产生的附加值由2005年的2335.64万亿美元至2018年的13207.65万亿美元。
在这十多年间,制造业产生的附加值不仅总量翻了近五番,且增长速度相较于其他产业也更快,整体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
中国对外出口附加值的占比重中,制造业始终占比最高,占比超过50%,其次是采矿业和服务业,最后是农业。
由此可见,进行出口企业中产生附加值较高的行业为制造业,因此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也相对而言处于较高水平。
虽然中国出口总额最高的前三行业均属于制造业,且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最高的行业也是制造业,但制造业是国内附加值占比较低的行业。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出口中低技术部门生产的产品较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不高。
中国出口的制造业价值总额大,但其中包含的真正属于“中国制造”的含量却不高。
对制造业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十一个行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占据前两位的分别是纺织、纺织产品、皮革和鞋类与电子光学设备。
其中,出口的国内附加值占比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为纺织、皮革与鞋类,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化工与化工产品。
而由于中国拥有世界最为庞大的简单劳动力,且劳动力低廉,因此与基础加工装配与简单制造的相关行业例如木材、纸、印刷与出版,金属制品等行业的贸易附加值占比低于平均水平。
(1)中国出口贸易质量有待提高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始终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增长速度与增长量均备受世界瞩目。
而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2005—2020年期间,最高值曾超过64%,其中出口依存度达30%以上,由此可见,中国对出口贸易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制造业作为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较高的产业,其中产生附加值占据前几位的行业为纺织、纺织产品以及皮革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附加值来源为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廉的简单劳动力。
整体出口格局呈现“量大、价优、质低”的困境。
长此以往,中国易被长期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环节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由此可见,中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偏低,出口贸易质量有待提升。
(2)宏观传统贸易分析高估中国实际出口贸易价值
以2018年为例,中国全年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6224.44亿美元,其中出口21357.48亿美元,进口24866.96亿美元,贸易顺差3509.48亿美元。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在出口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与如此庞大的贸易规模与贸易顺差相比,中国实际的价值创造与利益获得并不与之相匹配。
Upward(2013)曾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进行测算后发现,2003—2006年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由2003的53%上升至2006年的60%。
由此可以发现,中国的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巨大,但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贸易规模严重夸大了中国的实际价值创造。
中国将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中间成品的投入以本国原材料以及简单劳动力成本为主,且生产后的最终产品流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比例有所不同,仅从宏观的贸易规模角度进行分析,会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获利有所偏差,高估中国的利润体量。
而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能够更有效地测算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实际获益。
(3)中国所处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相对固化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出口附加值整体水平依旧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并不能够有显著提升。
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参与环节主要集中在装配与加工环节,制造业中附加值占比较高的三种行业,其中的纺织产品与皮革鞋类行业,中国的加工与出口的获利来源为低廉的本地原材料与简单劳动成本优势。
排名第三的为机械电子制造业,虽然该行业为高新技术行业,但其产生高附加值的科技研发与营销服务环节并不由中国参与,中国承担的环节依旧是装配环节。
因此整体出口体量庞大,但中国赋予产品的增加值却极为有限,出口数量优势与利润空间薄弱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长期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效益易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优势,极易被固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从而导致中国难以向价值链高端跃进。
中国多数出口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而美日欧等国因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与雄厚资本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垄断。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垂直化分工日益明显,这也就意味着,作为价值链上某一环的国家会因为参与国际贸易而自然产生产业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这些使得该国在某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明显提升,从而进一步巩固该国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同时会形成相应的技术壁垒,以防其他国家进入并进行替代。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如何打破发达国家对于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与进入壁垒,使得中国向高端跃进,实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已成为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来源:JN江南体育,JN江南体育官方app下载,JN江南体育官方网站-www.zdygr.com
:400-123-4567
:+86-123-4567
:16609528933
:admin@zdygr.com
:广东省深圳市芦溪县仁电大楼886号